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“2021年博士毕业后,我工作的第一站就是上虞,目前与团队在工业结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。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,大家在一种相对宽松、活泼的工作环境里攻关科研任务,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年轻力量。”
近日,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,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(绍兴)“90后”博士李康丽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。
眼下,上虞正全面建设朝气蓬勃、近悦远来的“青春之城”,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、竞争力提升、现代化先行,成为一座“最懂年轻人的城市”。在此背景下,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、转型发展,实现“以产兴城、以业留人”显然是题中之义。
铁、钴、镍、铜、锌……步入天津大学绍兴化工科技馆,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物质有序排列,高端精细化工材料引人注目。
功以才成,业由才广。在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(绍兴)副院长梁冬梅看来,青年人才的集聚带动了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产业,为上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。“截至目前,我们研究院已签署46个横向项目,帮助企业实现新增经济效益超7亿元。”
青年人与青年城,往往是双向奔赴。今年,浙江省委“新春第一会”提出全面加强“三支队伍”建设。近年来,上虞围绕人才的发力亦逐渐加码。
关于这一点,李康丽深有体会。她表示,上虞就业环境优越,出台了许多人才政策,“2021年我拿到了50万元的房票补贴,还享受到了为期5年、每年5万元的安家补贴,上下班通勤班车、人才公寓等政策也非常暖心。”